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岁如皎月 > 第一卷 第112章 去找罐头厂谈合作

第一卷 第112章 去找罐头厂谈合作

    唐红梅想赌一把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一回琉城,就开始到处打听哪里有罐头厂。

    以前都埋头在店铺里,没有人际交往,没有了解除了店铺之外的世界有什么?是什么?现在要找人打听找家厂子,才知道人脉的重要性。看来,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了。

    但凡需要排污水的厂子都在城郊,或是离市区几里地远的地方,那便去郊区找一找。

    唐红梅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离市区最近的凉水村,城郊,下了公交车,走二十分钟就到了。

    她先去村里打听。

    在村口遇见挑着粪桶下地干活的一位妇女,“大嫂,请问这附近有罐头厂吗?”

    “村口那里有家服装加工厂。”大嫂答非所问。

    “服装加工厂?用缝纫机的,不去看了。”

    大嫂在她转身走的时候,说了句,“你去东半村看看。”

    唐红梅还真不知道东半村在哪里,“大嫂,东半村怎么走?”

    “到犀牛塘那里坐中巴车去。”

    “好,谢谢大嫂。”

    唐红梅走过了村口,想起大嫂说的服装加工厂,柳叶的妈妈开裁缝铺的,也算是服装加工了,去看看人家的服装加工厂是怎样的。便倒转回来,找到这个厂子。

    门口的牌子,白底黑字写着“玉叶服装加工厂”。

    唐红梅嘀咕了一下:金枝玉叶的玉叶?名字挺好听的。

    她走到铁门那里朝里看。大门小门都关着,透过门上的格子,能看到车间里白晃晃的灯管亮着,传来轻微的“哒哒”声。

    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唐红梅便折返回来,去犀牛塘。

    从凉水村到犀牛塘没有公交车,走路有点远,时间也到了中午,五月的太阳热辣辣的,唐红梅感觉很热,决定明天一早从民通路坐公交车过去。

    上了公交车后,唐红梅摇摇晃晃地想睡觉,闭目养神起来。

    大概过了三站,上来几个人,唐红梅边上的空座位上坐下一个女人。

    她看了下唐红梅,轻声叫了她一声,“老板娘。”

    唐红梅迷迷糊糊听到耳朵边有人叫她“老板娘”,睁眼看旁边,是城北开南杂店时,隔壁游戏机店的老板娘潘冬兰。

    五年没见,潘冬兰比之前苍老憔悴了很多,“你是原来隔壁游戏机店的老板娘潘冬兰,你怎么变样了啊?”

    潘冬兰苦笑道:“变化很大吗?”

    她的神情让唐红梅一眼看出了她的糟糕,不便直接问,“太大了……你现在还在那里开店吗?”

    “没开了。你们走后第二年,我们的店子被查封了,我们又打了好几架……打断了两肋骨进了医院……出了院我就起诉离婚了。”往事不堪回首,潘冬兰说着说着,眼里便啜满了泪水。

    “你和女儿一起生活吗?现在住哪里?”

    “我和女儿住在河西,租了一套小房子。我娘家在西半村,房子都在农村,我也不愿意回去住。”

    唐红梅见她的泪水无声地滚了出来,抓住她的手安慰道,“苦了你娘俩了。去我家坐坐?我在区政府里面租了套房子住,”她附在潘冬兰耳边轻声说,“我也离婚了,带着儿子。”

    同病相怜的两个女人一时惺惺相惜起来。

    唐红梅一回到家,立刻去换煤球准备煮饭弄菜。

    潘冬兰过来帮忙摘菜,一起说话。

    交换了各自离婚后的生活情况和孩子的情况,唐红梅就提出,若她有空,明天和她一起去东半村找厂子。

    潘冬兰现在无事可做,正心情郁闷,立刻就答应了。

    临睡觉时,唐红梅想起今天看到的那家服装加工厂,要给柳叶汇报一下,“叶子,琉城有一家服装加工厂,你不知道吧?”

    “我哪有时间关注这个呀。在哪里看到的?”柳叶还在和赵大勇看电视。

    “在凉水村村口的路边上,你猜,服装加工厂叫什么名字?”

    “这我哪猜得出,你快说。”

    “叫玉叶服装加工厂,金枝玉叶的玉叶哦,名字好听吧。”

    柳叶愣了下,“玉叶?名字确实好听呢。你去里面看到老板是谁了吗?”

    “进不去,铁门关的死死的。”

    柳叶“哦”了一个字。

    第二天,唐红梅和潘冬兰在犀牛塘坐中巴车的地方集合。

    东半村在城南过去三公里的郊区,中巴车要三十分钟到。

    唐红梅和潘冬兰下了车,进了村一路打听罐头厂在哪里。

    问了四五个人,都说不知道,最后问了在屋檐下抽旱烟的一位大爷,才知道罐头厂在去年就关停了。一是污水处理不好,二是没有订单和销路了。

    唐红梅想知道厂子在哪里?厂长是谁?

    她还真问对人了,大爷的侄子就是厂长,叫张有顺。

    “你找他干什么?”张大爷疑惑地将她打量了好一会儿,“他欠你钱了?还是你是他外头的人?”

    唐红梅“噗嗤”一笑,“大爷,您可真敢说,我找他来谈厂子合作的事。您能带我去吗?”

    “哦,这事啊,好事,我带你去,在后面。”大爷将旱烟袋磕了烟灰,起身带路。

    张有顺在后山修剪橘子树,在树杈缝里看见大伯带来两个女人,以为是来要债的,丢了枝剪想跑,被张大爷喊住了,“有顺呐,这两个人是来找你厂子谈合作的事,快下来。”

    张有顺跳下树,转到小路上,双手叉腰问道:“合作什么?我厂子都关了。”

    唐红梅见他人到中年却长了一副喜色的样子,这会儿像一个兵临城下的逃兵,觉得好笑,“张厂长,你能先带我去看看厂子里头吗?看了之后我们在聊合作的事。”

    张有顺迟疑片刻,“走吧。”

    他的厂子在一条通往城区的乡村公路边,占地面积大概在一千多平方米,靠近平水河。‌。

    张有顺边走边介绍:“我厂子规模不大,主要生产水果罐头。我们这里不是有橘子和黄桃吗?以前销量还可以,这几年竞争太大了,我这小厂拼不过人家的大厂,就被大厂拍死在沙滩上了。”

    “我听你叔还是伯父说,是污水处理不好造成的。”

    “也有点原因。”

    走了十几分钟,到了。厂子坐落在柑橘山下。

    大铁门下边已经长满了草,水泥砖砌的墙,瓦是琉璃瓦,大门进去可以停车的水泥大坪边上也是杂草比人还高。

    打开车间笨重的大铁门,一股潮湿霉味扑面而来。

    唐红梅进到里面看,和在绥宁看到刘厂长那罐头厂的情景差不多。

    “你这厂以前一年生产多少吨?”

    “五千吨左右。”

    “工人有多少?技术人员有多少?”

    张有顺听她问得专业,便相信她是真来谈合作的,就实话实说,“工人最多时候50人,技术人员10个。后来减产人也缩减了。”

    “如果能重新生产,你能招回来多少熟练工人?”

    张有顺搔头,“难说,有的都去外面打工了。”

    唐红梅先一步出了车间,“关门吧,我们边走边说。”

    潘冬兰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唐红梅,刚才她说话的气势和派头像极了大老板。

    唐红梅没注意看她的神色,继续和张有顺走在前面说。

    “我有一个广东的老板,做出口贸易的。他做蔬菜类加工,比如,盐渍蕨菜,辣椒,剁辣椒,藠头,冬笋这些。他要我找一家罐头厂合作,让我做他的供应商。我有订单,你有工厂,合作共赢,你愿意吗?”

    张有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来盘活厂子,突然天降一个机会,他岂能错过,赶紧答应道:“愿意。你说,怎么个合作法?”

    唐红梅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知道找对人了,“好说,我回去汇报一下,留个电话,随时沟通。”

    互相留下联系号码就离开了。

    走在乡间小路上,潘冬兰和唐红梅各自都显得很高兴。

    唐红梅是高兴找到了厂子,潘冬兰是高兴找到了伙伴。

    潘冬兰夸起了唐红梅,“唐老板,你现在好神气啊。”

    “是吗?”唐红梅轻笑,“你想跟着我干吗?”

    “想啊。”

    “好,等这边落实好了,我通知你,好吗?”

    潘冬兰点头笑道:“好啊。跟着大老板走肯定是金光大道。”

    “你抬举我了。”唐红梅有意想帮她,就先点到为止。

    赶在黄弘扬还是上班时间,唐红梅就把今天找的厂子情况汇报了一下。

    “我知道了。我让齐厂长过去帮你谈,签合同。”黄弘扬很高兴看到她的进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