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周国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页充满了征伐与扩张的气息。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朱渊的目光开始投向了周国四周的广袤土地。
只有确保边疆的稳定,才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于是,他命大将军李玄武率领精锐之师,踏上了征服周边小国的征途。
阿瓦、遣罗、南掌、交趾、乌思藏诸部,这些曾经各自为政、相互争斗的小国,在李玄武的铁蹄下纷纷沦陷。
他运用灵活的战术和强大的兵力,逐一攻克了这些地区的要塞和重镇,使得周国的疆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而东察合台、瓦剌、鞑靼、女真、帖木儿等国家,虽然拥有较为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李玄武的精心布局和英勇冲锋下,也未能抵挡住周国大军的进攻。
这些国家或被直接占领,或被迫臣服于周国,成为了周国版图上的新成员。
在这两年的征伐与扩张中,周国不仅扩大了疆域,也提升了国家的威望和影响力。
随后,他命令大将军李玄武率领大军,向朝鲜进发。
朝鲜,这个位于周国东方的邻国,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周国的强大军力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李玄武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攻破了朝鲜的防线,将其纳入周国的版图。
与此同时,朱渊则亲自率领五万精锐铁骑,准备向倭国进发。
倭国,这个位于周国东方的岛国,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其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朱渊的注意。
而且,他是为了报仇。
............
在周国与倭国之间的海域上,海风轻拂,波光粼粼。
周国的庞大舰队在蔚蓝的海面上缓缓前行,船帆遮天蔽日,气势恢宏。
倭国岛民们抬头仰望这片遮天蔽日的船帆,心中顿时充满了恐慌与不安。
面对这样的对手,倭国岛民们自知无法与之抗衡,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无力感。
然而,恐惧并未让他们选择放弃。
倭国岛民们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商讨对策。
他们明白,硬碰硬是行不通的,只能智取。于是,他们决定伪装出一副温顺讨好的样子,希望能够骗过这些外来者,让他们放松警惕,上岸下船。
当第一艘战船稳稳地停靠在岸边,倭国岛民们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
同时口中吐出一串串对于朱渊和他的士兵来说如同天书般的言语。
这些话语在倭国岛民之间或许粗俗而直接,但在朱渊及其士兵听来,却只是一串串无法理解的音符。
“他们在说什么?”朱渊眉头紧锁,转头询问身边的翻译官。
翻译官面露难色,摇了摇头:“陛下,他们的语言与我们截然不同,我完全听不懂。”
倭国岛民们见状,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僵硬。
“我们只是想表达友好和臣服,没有恶意。”一位看似年长的倭国岛民,用尽全身力气,试图用肢体语言向朱渊传达这一信息。
朱渊却是冷笑的看着他,上去就给了他两个耳光,随后怒骂道:“巴嘎。”
朱渊并未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他冷冷地下了命令:“将这些人都抓起来,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士兵们闻言,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手持武器,迅速包围了岸边的倭国岛民。
然而,倭国岛民们并未选择束手就擒。他们之中,有的人面露凶相,试图反抗;有的人则悄悄地向船只靠近,企图夺船逃跑。
但朱渊的士兵们训练有素,他们迅速而果断地应对着倭国岛民的反抗。在短暂的交锋中,那些试图反抗的岛民纷纷被制服,而那些企图夺船的岛民也被一一斩杀。
然而,这场冲突并未持续太久。在朱渊的严令下,士兵们很快便控制住了局面。他们将被俘的倭国岛民集中起来,准备押往船上。
随后朱渊带着骑兵向着倭国内部进发,在行进的过程中,朱渊的骑兵队伍遇到了不少倭国的百姓。
有的人选择了反抗,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试图阻止朱渊的进军。
然而,朱渊并未因此而手软,他下令士兵们对反抗者进行就地格杀,以确保队伍的顺利前行。
而那些选择投降的倭国百姓,则被朱渊的士兵们一一抓了起来。
他们被集中在一起,等待着朱渊的进一步处置。
...............
“你们,本是倭国的子民,却因海盗之祸而沦为阶下囚。”朱渊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望着下方跪拜的俘虏,声音洪亮而威严,“但朕不愿以杀戮解决问题,朕要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下令将这些倭国俘虏送往石见银山,那是周国最负盛名的银矿之一。
银山巍峨,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条银色巨龙,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秘密。
倭国俘虏们初到银山,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只要他们努力挖矿,开采出足够的白银,便有机会重获自由,甚至还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
但前提是能活到那一天。
在银山的深处,倭国俘虏们挥汗如雨,他们凿石挖矿,提炼白银。
并且让倭国的孩子接受儒家的教育,也只能接受儒家的教育,并且不允许他们的孩子经商,不允许学习工匠手艺。
就只能一代又一代,在这银矿之中,为周国开采银矿。
直到.....再无任何利用价值。
............
“胡德彪,”朱渊的声音沉稳有力,没有过多的修饰,“北方罗曼诺夫王朝那边,最近有些不太平,威胁到了我们的边境安全。朕决定,由你率领大军,即刻出发,前去平定。”
胡德彪站在大殿中央,身穿一身普通的军装,没有过多的装饰,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坚定而朴实:“遵命,陛下。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