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854章 针数过半鬼门第七针,再遇西医治不好的病(二合一章)

第854章 针数过半鬼门第七针,再遇西医治不好的病(二合一章)

    司徒池哇哇的往外吐。

    头都快塞痰盂里面去了,周围人震惊方言就只用了四针,就已经让活死人似的司徒池有这么大反应,简直就是神乎其技啊!

    霍家的人虽然看着司徒池吐的恶心,但是这会儿也感觉自己回来应该是找对人了。

    方言这下针就有效果啊!

    实在是太难得了。

    阿丽看到司徒池这样子,赶忙上去一边拍他的背,一边对着他说:

    “感觉怎么样?感觉好点没?”

    结果司徒池还是一个劲哇哇吐,就是不理她。

    方言对着阿丽说道:

    “你让他先吐了再说吧。”

    阿丽这才反应过来,默默的接过痰盂,给司徒池端着。

    方言也不知道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司徒池的痰液上。

    他痰液呈黄稠或黄黑色,看起来质地黏腻,就像是那种块儿状物似的。

    这与其体内实热壅滞、痰热闭窍的病机相符。

    中医认为热邪炼液为痰,实热证常导致痰液浓稠且色黄。

    自己辨证的倒是没错。

    他痰液带有腥臭味伴随类似腐败的气味,并且夹杂暗红色血丝,这是痰热松动过程中伴有局部出血,混入了痰液里。

    这鬼门十三针果然霸道。

    这才第四针,就搅动了司徒池身体内的动静。

    等到狂吐之后,司徒池这边好像恢复了一些神志,眼神不是那么直愣愣的了。

    方言忙对着他问道: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司徒池,没有回答,眼神有些恍惚,就像是喝醉了一样,嘴角挂着口水,整个人都在一种懵逼的状态里。

    方言用电筒对着他眼睛照射了一下,发现还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什么情况?”司徒杰对着方言问道。

    “心包痰热松动,吐了点出来,但是还需要继续针刺。”方言拿起第五根银针。

    看到方言还要继续下针,周围众人又期待起来。

    第五针鬼路,也就是申脉,这个穴位在脚上。

    《鬼门十三针》里面记载:刺外踝下五分处申脉穴,直刺泻阳跷脉亢进。

    然后这里就有个和正常鬼门十三针不一样的补充了。

    周左宇在书中表示,如果病人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光是这地方是不够的。

    还需要刺一个鬼门十三针之外的穴位来辅助。

    这个穴位在照海,足踩地,内踝尖直下凹陷中,即为此穴,这地方和外踝的鬼路有类似的效果,刺这里可以补阴跷脉不足。

    当然了,正常的鬼门十三针,是没有这点的。

    这是周左宇自己的见解,楚乔南在他自己那本《鬼门十三针临证验案举隅》书里,就根本没有使用过这招。

    并且提都没提。

    可见楚乔南对于他师父这一手,要么就是没用过,要么就是觉得没必要。

    方言刺入后,捏了捏司徒池梆硬的脚,这里依旧是僵硬的。

    如果阴阳跷脉调节见效,那么下肢的肌肉僵直就可以缓解,足趾也可以被动活动。

    但是现在这肌肉也是僵硬的,脚趾头更是抠的够紧,完全掰不动。

    这时候方言果断拿出另外一根银针,对着照海就用直刺的方式,刺入了0.3寸。

    接着方言一捏他的脚。

    还是梆硬。

    方言继续转动银针,调节深浅。

    刚一动,司徒池整个人往下一滑,双腿一下就松弛了下来,连带着脚都软了。

    方言一捏,肌肉已经松弛,脚拇指也可以掰动了。

    “松了!”阿丽有些惊喜的看着眼前一切。

    周围其他人也同样惊讶,感觉方言插入的银针不像是银针,更像是收音机上面的旋钮一样,转动到了人体一个特定的频道后,然后身体就会出现对应的反应来。

    “司徒先生?”方言抬起头,对着司徒池喊了一声。

    司徒池虽然脚松了,但是表情依旧还是恍恍惚惚,对于声音他好像是有点意识,眼睫毛动了动,嘴里发出一阵阵意义不明的声音。

    一听还是痰声。

    方言就知道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好的。

    再下去就是第六针了。

    上次丁佩的针也就是第六针。

    楚乔南也就教到第六针,虽然周左宇的书里有后续的针法,但是方言也没见人用过,这玩意儿系统都没加持上。

    方言如果这一针还没见效,那第七针那就是过半了。

    不过方言转念一想。

    退一万步,就算是鬼门十三针扎完没反应,他还有天星十二针呢。

    方言当即抽出第六针(不算刚才辅助穴位)。

    六刺鬼枕,即风府穴,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 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风府穴属督脉,在《鬼门十三针》中对应“鬼枕”,常用于开窍醒神、祛风散邪。

    所以这一针下去,他很可能他会醒过来。

    方言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摒弃杂念,以毫针直刺0.5寸后,再次进到0.8寸,针尖微向下倾斜,他开始行捻转泻法。

    此为“逐层泄热”,此针需深刺以疏通督脉气血,破散风痰壅滞。

    看到方言直接往司徒池后脑勺下针,还塞了一下又一下,给阿丽看的头皮发麻,等看到方言没有再进针才松了一口气。

    然后问道:

    “方大夫这里是管什么的?”

    方言说道:

    “风府为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刺之可引阳经热邪外散,配合前五针的泻热作用,加速痰热从头部清泄,也就是他会继续吐痰。”

    “另外风府穴可缓解督脉拘急,调和颈部气血,为后续针法松解躯体僵直奠定基础。”

    “最后督脉“入属于脑”,刺风府能直接调节脑窍气机,破除痰浊蒙蔽神窍之象,促进意识恢复。”

    话音刚落,司徒池全身震颤起来,并且伴随颈项肌肉抽动。

    “这……这又怎么了?”阿丽人都看傻了。

    “好事,督脉气机被激发了。”方言说道。

    一边说他一边去调整鬼心,也就是大陵穴的针。

    然后司徒池呼吸加深了几许,痰鸣声嚯嚯,这是痰热松动的迹象。

    方言对着正要询问的阿丽说道:

    “端好痰盂,他又要来了!”

    阿丽赶忙端好,果不其然司徒池呼吸越来越大声,随着胸口一顿剧烈起伏后,他再次嘴角一歪呕吐了起来。

    这次过后,他全身颤抖,还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吐出大量的黑黄粘稠痰块,腥臭异常。

    吐了好一会儿后,他双目闭合几次,眼球转动看向周围,喉咙发出微弱呻吟,手指可自主屈伸起来。

    都不用方言说话了,阿丽对着问道:

    “你醒了?”

    “额……”司徒池想要说话,但是嘴里像是堵着什么东西,又像是被自己臭到了,接着又开始呕起来。

    方言看到这里,捏在手里的第七针正在等着他的反应决定要不要下。

    第七针鬼床,即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这里刚才让他张嘴的时候其实刺过。

    只不过鬼门十三针是有顺序要求的。

    刚才刺和现在刺,顺序不一样,效果也就会不一样。

    吐了半天,司徒池还是没吐明白,反倒是像是被痰给堵住了气管似的,整个人脸都涨红了。

    方言见状,一把摁住他的头。

    对着颊车穴就是一针直刺,这招没有加持,但是穴位还是找的准的。

    刚一进去,系统就【叮】一声。

    方言顿时感觉手感一下熟悉了起来,他轻轻一扭动针,此时司徒池喉中痰鸣加剧,再次剧烈的咳嗽起来。

    这次咳嗽和刚才就不一样了,直接一块块痰被咳的跑了出来。

    整张脸从刚才憋的通红的状态逐渐恢复了过来。

    “呼……呼……”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然后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人,明显现在意识在第七针下去后整个人都清醒多了。

    “我……我这是在哪里啊?”

    “首都。”方言对着他说道。

    他有些惊讶的看向方言,然后阿丽补充道:

    “在协和医院中医科。”

    司徒池问道:

    “我……我没在旧金山?”

    司徒杰这时候开口道:

    “是我给你带回来的,你在那边都快不行了。”

    司徒池有些懵逼的说道:

    “我好像做了个很长的噩梦。”

    方言长长吐出一口气,看来是不用第八针了。

    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神志遂醒。

    接下来就治疗他其他的问题了。

    司徒池问道:

    “是谁治我的?”

    司徒杰说道:

    “方大夫用银针把你治醒的。”

    司徒池看向方言,有些不敢相信给自己治病的人居然这么年轻。

    阿丽像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于是对着他解释道:

    “你好久没关注国内的事儿了,这位是国内的神医。”

    司徒池这才恍然的点点头。

    “司徒先生,您现在只是清醒过来了,身体上其他的病症还需要进行后续治疗。”方言对着司徒池说道。

    司徒池看向方言,然后突然感觉自己确实浑身都很难受。

    方言上去给他把了下脉,脉象由弦实滑数转为缓和。

    然后又检查了一下他的舌苔,这会儿舌苔黑燥渐退,芒刺减少,也印证热毒消散、津液渐复。

    方言对着他说道:

    “接下来我们会对你进行一系列的治疗,你需要配合我们。”

    “好!”司徒池点点头。

    接下来方言就开始写起了方子。

    这个阶段主要还要解决他便秘和情志的问题。

    要不然治疗了他又得打回原形。

    用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的方子:

    黄连6g、黄芩9g、黄柏9g、栀子9g(清三焦余热)

    人参9g、麦冬12g、五味子6g(益气养阴)

    茯苓15g、陈皮9g(健脾化痰)

    丹参15g、赤芍9g(活血化瘀)

    竹茹12g、胆南星6g(增强化痰)

    火麻仁15g、郁李仁9g(润肠通腑)。

    等到他好一点后,再加入一下的药。

    疏肝:柴胡9g、郁金9g、香附9g。

    安神:酸枣仁15g、远志6g、合欢皮12g。

    平肝:龙骨15g(先煎)、牡蛎15g(先煎)。

    化痰:石菖蒲9g。

    司徒池因长期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痰,所以用柴胡、郁金疏肝解郁,配合黄连解毒汤清泻三焦实热,从根源化解痰热闭窍的病机。

    酸枣仁、远志、合欢皮可改善其失眠、焦虑、精神恍惚等症状,配合龙骨、牡蛎潜镇浮阳,防止肝阳上扰心神。

    生脉散里的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修复其长期虚损的心肺功能;茯苓、陈皮健脾化痰,杜绝痰浊再生。

    写好之后,方言交给了护士,然后对着司徒池说道:

    “司徒先生接下来不光是你的治疗,还有日常饮食都需要按照我制定的来,并且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这样才能让你更快恢复。”

    “好。”司徒池还是有些懵的点点头。

    其实他这会儿甚至有些分不清是不是还在梦里。

    “感谢方大夫,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治疗。”阿丽对着方言鞠了一躬。

    方言摆摆手,示意不用在意。

    然后看向一旁的领导们,他们全程观看,对于现在这个情况非常满意。

    能够把病人从之前那个状态,治疗到吐了一痰盂的痰,就能够说出话来,这已经是相当震撼的了。

    针到病除大概就是这样了。

    纷纷都对着方言竖起大拇指。

    见状,方言这会儿也是松了一口气,还好学到了《鬼门十三针》要不然今天治他还得费一番功夫,虽然应该也能达到现在这个结果,但是用的时间绝对比现在久多了。

    接下来方言让司徒家的人去办理入院手续,让护士去找药房的人煎药。

    并且还给了食堂一个标准,现在这段时间司徒池的所有食物必须是按照药膳标准来,不能让他随心所欲。

    做好这些工作后,司徒杰对着方言表示了感谢。

    塞了个木头盒子给他,方言拿着还挺重,猜测里面估计是金条或者手表之类的东西。

    或者两样都有,两个巴掌大小。

    方言也没外国人那种当场拆开的习惯,对着司徒杰说了两句后,接下来就轮到霍家的吕女士了。

    霍家其实一共有三房。

    大房是眼前的吕太太,在1923年出生,今年55岁。

    另外的二房和三房,也已经结婚多年,还生了好些儿女。

    论出生,大房吕女士是霍先生房东的女儿。

    当时霍先生早年很贫苦,一家居住在香港湾仔的贫民窟,父亲早逝,两个哥哥也命丧台风,全家挤在20平米的破屋里,靠母亲刘三做驳运生意维持生计。

    而吕太太家是隔壁的房东,虽然没有太好的家境,但起码有房产可以出租,在当时的环境下应比霍家的经济条件要优越一些。

    吕燕妮虽不识字,但精明能干,能帮父亲算清账目,还能把萝卜干腌得让街坊邻居争抢,霍先生的母亲刘三看中了她的能干和低调、谦逊的性格,撮合了这桩婚事。

    霍先生和吕女士是典型的“患难夫妻”。

    霍先生1935年考入香港皇仁书院,后因日军占领香港而辍学。

    辍学后他从事过多种工作,包括船上的烧煤工、糖厂学徒、修建机场的苦力等,还开过杂货店。

    20世纪40年代末,从事海上驳运业务,开启创业生涯。

    两人于1943年结婚。

    结婚时都是20岁。

    婚后勤劳能干,操持家务,照顾子女,还帮霍母摆摊补贴家用,让霍先生能安心在外打拼,为他营造了稳定的家庭后方。

    当霍先生想出海打捞海人草时,霍母因担心而反对,是吕女士出面劝说婆婆,让霍先生得以去尝试,这对霍先生早期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此外,她还劝说霍母同意二房冯坚妮进门,因为冯坚妮是香江名媛圈的名人,担任过中华总商会的妇女部主任,活跃于上流社会,这有助于霍先生拓展社交圈子,提升其在商界和社交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霍先生的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助力,此外早她16岁与霍先生相恋,因霍母反对未能嫁入,后离婚并带着与前夫所生之子再嫁霍先生,实在让人感动。

    她展现出大度,维护了家庭和睦,也让霍先生没有后顾之忧。

    1953年霍先生创立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后又成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进军房地产业。

    1961年进军海底采沙业,成为“海沙大王”。

    1962年与叶德利、何鸿燊等人合作创办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后逐渐淡出澳门博彩业。

    霍先生对二房有偏爱之情,相比大房三房,二房常以“霍太太”的头衔陪其出席活动,是名副其实霍先生的白月光。

    至于三房则是出身澳门书香门第,父亲为当地知名中医,母亲有葡萄牙血统,她自幼受中西文化熏陶,精通中英葡三语,艺术修养深厚,尤擅粤剧,她30余岁仍未婚,后因艺术共鸣与霍先生结缘。

    三位太太背景迥异,但均恪守霍先生“大房掌权、余房不争”的家规,维系了家族和谐,避免了其他豪门常见的争斗。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房吕女士的性格脾气好,有大局观,能够镇得住场面。

    就像刚才她本来可以不让司徒家先看病的,结果还是主动提了出来,帮着霍家刷了一波好感,这种人天生就有种成全其他人的心态。

    这次回来治病,估计也是实在迫不得已了。

    方言看她虚弱的样子,像是患病时间不短了。

    “霍太太,请过来坐吧。”方言还是对着吕女士叫了官方认证的称谓。

    而很显然,这个称谓让吕女士很受用,听到后整个人脸色都红润了一些。

    她来到方言对面坐好后,先对着身后的儿子招招手。

    然后霍家代表立马拿出了个包装精美的礼包,送到了方言面前。

    “从香江过来,也不知道送什么,前段时间周太太说你喜欢中医古籍,正好家里有,就特意挑了一些带回来,希望方大夫用得上。”

    方言看了一下那礼包,估计起码有六七本,没想到她还和老周媳妇儿有联系。

    方言对着她拱拱手:

    “霍太太您太客气了!”

    吕女士说道:

    “我也不认识字,放在手里光是收藏不看,也只是附庸风雅,送给方大夫,要是能够用上就更好。”

    “我很喜欢这个礼物!”方言拍了拍那书籍说道。

    听到方言喜欢,吕女士也高兴的点点头,这个礼物她也是用了心的,可不是什么家里放着的,是专门去拍卖行买的,专门挑的都是海外孤本,这事儿还是她儿子去干的。

    和邀请方言做私人医院的顾问是一个意图。

    都是为了刷方言好感。

    “那咱们现在,说说您的病情吧?”方言收下礼物后,对着吕女士说道。

    这时候一旁的霍代表上来说道:

    “还是我来说吧!”

    方言看向他。

    他拿出一个小本子,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妈三年前,因为家里出了事儿,所以连续四天四夜都在香江奔波,期间因为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她醒来后又继续奔波,事情办好后,她就开始出现了高烧,发冷,骨头关节酸痛,全身乏力,肢体沉重,精神不振,肋痛,嗜睡,多汗这些情况了。”

    “从那之后,她经常性发热发烧,退烧后恶寒,体温在三十五度左右,找了中西医来看,都没有任何结果。”

    “吃了好多药,都是无效。”

    “虽然香江那地方一年四季都算比较温暖,但是别人挥汗如雨的时候,她却恶寒发冷,甚至冻的不行,发病的时候必须穿上厚衣服才行,我们用各种方法治疗,找了好多医生,最后在英国请了内分泌科的专家和美国的神经科教授到我们私人医院检查会诊,最后诊断为……这个……”

    他指着本子上,对着方言说道: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和这个:Hypopituitary thermoregulatory dysfunction。”

    说完他挠挠头:

    “方大夫我不太会翻译这个专业名词。”

    方言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这个是中枢性神经功能失常,脑垂体体温调节功能低下。”

    “是嘛?”霍家代表有些诧异,没想到方言一张嘴就说出了专业名词。

    好像早就知道了。

    这时候一旁的院长说道:

    “方大夫一直关注国际上的医学期刊的,经常和我们院西医交流。”

    听到这话,霍家代表恍然大悟。

    方言问道:

    “然后呢,他们怎么治疗的?”

    霍家代表说道:

    “说是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吃激素药调节,前段时间,周先生一家人到我们家做客,然后强烈推荐我们回来找您看看,说是应该能治好。”

    方言没想到居然是老周他们家在发力。

    这时候吕女士对着方言说道:

    “其实最开始我本来不想回来,吃吃药也能对付过去,不过后来架不住他们劝,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就跟着回来试试。”

    霍代表这时候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您看……我妈到底能不能治?”

    方言没有立马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对着吕女士问道:

    “霍太太,我想问问,您发病的时候,除了怕冷,怕风,是不是还有口苦,喉咙发干,但是又想喝冷水?”

    吕女士听到这话,她微微一怔。

    然后惊讶的问道:

    “我都没和其他人说过,您怎么知道的?”

    方言没回答她的问题,转过头看向霍代表说道:

    “能治。”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又多了100张,所以再欠大家2000字,目前欠大家一共57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