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三姓家奴! > 第八十四章僭越称帝

第八十四章僭越称帝

    江陵发生的事,还不为外界所知。不过随后几日,桓璋麾下的文武官员开始纷纷上表劝进了。

    这就不是说一番话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上表劝进,同时还有渔夫声称在江面打鱼的时候看见有龙浮出水面...

    桓璋本人则闭门不出,即便到了这个关头,他其实还是有些犹豫的,但另一方面又按耐不住那个心里的魔咒。

    兴奋紧张,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终于燕王妃谢氏得知了这个消息,亲自穿着王妃的朝服去见桓璋,并给他头上泼了一瓢凉水。

    “殿下,如今局势未定,您当真要称帝吗?”

    看着眼前气质温婉,保养得宜的美妇人,桓璋却直接哑然无语,“这...这都是众人的意思,孤推辞了...但他们还陆续上表...孤...孤也不想...”

    谢氏却依旧用着非常委婉的语气劝说道:“殿下若无此心,就该明发敕书,表明自己没有二心,而不是这样暧昧不明。”

    桓璋闻言,脸上阴晴不定,他与王妃谢氏成婚二十余载,夫妻感情甚笃,从来都是相敬如宾。

    王妃出身名门,行事从来都是能够让他满意,挑不出任何错处,对外一众妾室和庶出子女也都多有照顾。

    所以对桓璋从不曾对王妃有过不满的情绪,但今天他却有些没来由的火气,但却不知道这时候不能跟王妃发火。

    也只是解释道:“众人如此赤诚,孤怎么能寒了人心呢?如今局势纷乱,孤要依靠他们讨伐国贼,安定社稷...”

    谢氏弯腰行礼,非常郑重的道:“妾身听说当年洛阳城内有句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江陵上下,谁还不明白殿下的想法?您若是能够讨伐李贼,天下人心归附,届时在行事必然没有争议,如今李贼逞凶,天子蒙尘,而您却要在外藩称帝,则天下人都会认为殿下跟李如愿同样都是国贼...”

    “好了,王妃不必说了,孤明白了。”

    桓璋起身,拂袖而去,这是他第一次用如此恶劣的态度跟王妃说话。

    见到这样的情形,谢王妃也知道劝不得了,木已成舟了。

    六月初,江陵方面向四方发布行文,说建邺的皇帝桓瑾已经死了,但在临死之前命人带出来一封衣带血诏。

    诏书的内容是如果他有所不测,让九弟燕王桓璋继承大统,讨伐逆贼李如愿,光复大楚江山。

    这则消息传开之后,天下哗然。

    什么情况?真的假的?

    随即,桓璋在众人面前拿出了血诏,并号泣大哭,表示一定要为天子和太子报仇,讨伐逆贼李如愿。

    然后就是文武大员全体劝进,表示燕王殿下一定要当皇帝,然后召集天下义士讨伐李贼。

    “孤不能如此行事啊,孤要先讨伐李贼,奉先帝之子继位...”

    “殿下如今身负天下人之望,往往不可再推辞啊,请殿下继位...”

    “请殿下继位...”

    “请殿下继位...”

    桓璋看着这势头终于是造成了,这才假惺惺的说道:“如此,孤就暂且担任重任,待讨伐李贼成功之后,孤再让位于先帝之子...”

    六月二十五,在江州寻阳两军尚且对峙之际,西道大都督、征西大将军、司空、假节钺、燕王桓璋在江陵城外登坛受礼,即皇帝位。

    改元,武兴。

    以长史萧贲为司徒,参军黄业为太尉,荆州司马李怀庆为辅国大将军,从事中郎赵琳为尚书令...

    前线领兵的谢训为大司马,刘显贵为征东大将军,长子桓纵为豫章王、司空,次子桓绢为临川王,领军将军...

    同时,给雍州和湘州、以及各镇“下诏”,共击李如愿。

    这个消息,最先得知的必然是江州寻阳战场。

    别说桓绎、桓绕这俩宗室,毛襄、袁凤举、刘绛、张子悦得知以后也是大吃一惊。

    与他们对峙了两个月的荆州军内部,吃惊程度并不比对面少,甚至犹有过之。

    谢训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司马这个武将最高官职之一的名位之后,脸上没有半分的兴奋之色。

    反而是眉头紧锁,面色难看的很。

    谢训不到而立之年,今年不过三十八岁,虽然是因为姻亲的关系而得到桓璋的重用,但其本人的才干也非常出色的。

    昭武帝命桓璋镇守江陵,他以参军的官职随行,曾率数百精兵夜袭,在猇亭大破数万蜀军,崇宁元年五溪蛮作乱,被谢训与外甥桓纵一起率军镇压。

    昭武年间,天瑞九年,也就是昭武帝病逝的前一年,北赵宗室大将清河王段法俨率步骑十万入寇南阳,谢训率军支援,与沈穆之一道御敌,迫使北赵大军无功而返。

    燕王桓璋因此功劳进位司空。可以说桓璋在荆州所有的功绩,都跟这个小舅子脱不开关系。

    桓璋登基之后,立即就给他大司马之位,也算符合他的地位和功绩。

    但这个大司马之位却让他半点都开心不起来,甚至同处一室两个升级为皇子的桓纵、桓绢也都一样。

    “舅父...”

    桓纵欲言又止。

    坐在帅位上的谢训摆了摆手,“如今木已成舟,不必多言,我还没恭喜两位殿下...”

    桓绢当即起身道:“舅父这是什么话,父亲他...”说到这里,桓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边舅舅和两个外甥相顾无言,原本人在南岸的刘相贵则突然出现在了中军大帐内。

    刘相贵率军万余驻兵在寻阳城外,跟江北主力成掎角之势,等闲不会到江北来,但他也在接到诏书之后立即渡江询问。

    “谢将军,这到底是...”

    但话还没说完,刘相贵看这情形也就明白了,这事别说他了,谢训和桓纵桓绢这几位也一样不清楚。

    他接到诏书以后还诧异,还以为这么大的事,谢训和桓纵居然一点消息都不给他透?现在看着桓纵和桓绢以及荆州势力的顶梁柱谢训都这副模样,也就没什么不满和怨言了。

    合着燕王殿下...合着陛下在江陵也不问问这些人的意见就称帝了?

    这...真的合适吗?

    燕王手下第一大将无疑是谢训,军功、出身、姻亲在这摆着。谁也动摇不了。

    而谢训所立军功,刘相贵也全都参与过,是荆州派系的重要大将,就看江夏太守这个位置,也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仅次于谢训。

    桓纵,这是嫡长子,还是有军功的嫡长子,不说骁勇善战,也算是行事干练,通晓军事。

    桓绢,同样是嫡子,也是跟着舅舅立过战功的。

    这四人是桓璋掌控军队最为重要的助力,但他们甚至没参与过拥立和劝进...连个风声都吹到江州战场,后面就称帝了?

    谢训最终叹气起身,对几人安抚了一番,让他们都各自回营去了。

    等到这中军大帐就剩下他自己的时候,这位素来行事稳重,威仪出众的国舅爷拔出了佩剑,将桌案一剑斩断。

    “真是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