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70章 金曲诞生

第170章 金曲诞生

    6月,京城的傍晚挂满粉霞。

    人文社那边把《芙蓉镇》单行本的印数稿酬给江弦结算了,出版三个月,《芙蓉镇》总印数67万册。

    这本书基础稿费2070元,按照万册2%的印数稿酬标准,67万册,那就是2773.8块钱。

    将近三千块的印数稿酬!

    江弦算是尝到了出版的甜头,这还只是一部《芙蓉镇》,他还有《人民文学》帮助出版的作品集印数稿酬没收,《京城文艺》那儿还有一部作品集等待出版

    京郊。

    《车水马龙》片场。

    “江弦!”

    抽了个空闲,朱琳穿着亮色运动服过来,整个人活力十足,“我和你商量件事情。”

    “嗯,你说。”

    朱琳快速地瞟了眼四周,扯着江弦的胳膊,躲到个相对隐蔽的地方。

    “北影学院办了一个业余表演培训班,我想试着报考一下。”

    “就这点事啊,我以为什么事呢。”

    江弦一脸的莫名其妙,宽慰道:“如果你是问我的意见,那我肯定支持的呀,我觉得这对伱也是个好机会,你看我不也参加了文讲所来提升自己么,咱们共同进步。”

    他也知道,朱琳对于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这一点,其实一直都挺困扰的。

    “呀。”

    朱琳眨着杏眸,有些气急。

    江弦全然没懂她的意思。

    朱琳凑近一些,杏眸闪烁,声音细微,“嗯,我要是上了那个业余培训班,孩子这一两年内肯定来不及。”

    “.你说这个啊。”江弦这才反应过来。

    这个业余表演培训班,今年报考,明年入学,所以这一两年内,要想不耽误学东西,还真是要尽量避免怀孕。

    还好江弦后世人思想比较浓厚,还想与陛下看星星、看月亮、花前月下一两年。

    “我也没有那么着急要孩子。”他宽慰说,又半开玩笑的问:“看你意思,是想和我把证扯了?”

    扯证就是结婚,以前结婚证不是后世的本子,是一张纸,两个人在同一张上,办完之后一大张扯开,一人一张,即扯证。

    朱琳脸一烫,局促起来,但基本坦然,“江弦,你说,我们处这么久了,扯证不应该?”

    “那扯去?”

    “扯。”朱琳半气半认真的说。

    “行。”

    江弦点点头,“咱待会儿就去。”

    “哎?你这人怎么那么草率,起码要做点儿准备吧。”

    朱琳心里那个砰砰跳,她这辈子第一次那么大勇气说出一个字。

    “我总得和我家里头商量好,你也没问过你家里的意见啊。”

    “支持,他们都支持。”

    “德性。”

    朱琳轻叱一声,烫着脸走了。

    好似和他商量了这件事儿,又好似没有。

    花了几天时间,江弦把《霍元甲》的电视剧剧本给写好了,徐小明很快来取。

    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电视剧剧本分集,江弦不光得把原本的一部《霍元甲》切成十个片段,还得给每一集增加对话,有时候还得添一些配角角色,丰满剧集。

    不过并不算难,故事大体框架已定,他再拿出点网文的水文功夫,随随便便就能给他水够一集,尤其是断章这网文基本功,他保证每一集断的观众都能吐血。

    徐小明把《霍元甲》剧本拿回去看了一遍,很快回来,神色激动。

    “你写的很好!很有水平!我看的时候,画面就基本上在我脑海里流动了。”

    他也会编剧,自然知道想达到这样的功底,要有多深厚的功力,至少他是做不到的。

    “小明,我能问个问题么?”

    “你讲。”

    “你们那边打算给我付多少的稿酬?”江弦觉着现在问这个问题就很合适,他可是先干完了活儿,等徐小明觉得剧本不错这才问了价。

    “我们那边也得讨论,不过我能给你个最保守的数字。”徐小明比划了个手势,“九千块人民币。”

    咝。

    江弦一听顿时就跑去香港那边混了。

    吭哧吭哧给北影厂写个剧本,两千。

    拿着现成的霍元甲,一通乱水,水出个剧本,九千。

    这搁谁心里谁能没落差?

    “小明,给我稿酬的时候,你能别直接给我汇钱么?”江弦试探着问。

    徐小明也熟悉内地这边儿的路数,马上明白,“你想要外汇券?”

    从1980年到1995年,我们国家实行的都是非常独特的双货币制度——人民币和外汇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外汇券是很紧俏的东西,有了外汇券就能在友谊商店、免税店这些地方买到奢侈品、高档货,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可以换美元,国内很多人考托福的报名费就是用外汇券去换美元交。

    之所以不让徐小明汇钱过来,是因为这会儿境外的款项只能汇入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会强制结汇,把境外收到的外汇按照汇率计算成等值的人民币。

    俩人聊了一会儿,江弦忽然道:“小明,这两天写《霍元甲》的剧本,我由感而发,写了一首词,你是会唱歌的人,帮我看看。”

    “词?”徐小明来了兴趣,接过江弦递来的薄薄一页纸张,看向第一行。

    “万里长城永不倒!”

    嚯。

    好一个万里长城永不倒!

    徐小明精神一振,这名起的,气震山河啊!

    接着往下看。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

    “.”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翠峰岭,问我国家哪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

    “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渐已醒!”

    “好词!好词!”徐小明双眸亮光。

    以他的粤语发音,将这首词读一遍,那真是朗朗上口,声声回震。

    “气势磅礴!”

    “我想起拿破仑那一句: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有曲子么?”

    徐小明迫不及待的问。

    江弦摇摇头,他不懂音乐,当然不会谱曲。

    不过也不担心,这首歌就是先有词,后作曲。

    徐小明念了几遍,一会儿便有了灵感,坐在江弦屋里,嘀哩咕噜的哼、唱。

    只花一个下午,曲子几乎谱的水到渠成,再加上江弦从旁指点,一曲经典金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就此诞生。

    徐小明慷锵有力的唱了几遍,自管陶醉地唱,摇头晃脑。

    “好歌,江先生,咱们共同写了一首好歌!”

    江弦鼓了鼓掌,“那可真是太好了,不过我这首词的稿酬是不是给我结一下?”

    徐小明登时僵在原地,像是脚面儿被钉了个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