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九十章: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第三百九十章: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大秦。

    从小到大锻炼出的敏锐直觉告诉嬴政哪里似乎不对。

    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下一任皇帝可能会做出一些逆天的荒唐大事。

    但多逆、多大,他摸不准。

    “算了……”

    嬴政突然叹口气。

    “再荒唐还能亡国不成。”

    “有胡亥在那……杨广都荒唐不过他!”

    ……

    大汉。

    刘邦突然幸灾乐祸不起来了。

    “这司马牛说的对。”

    “天幕这个奖励明显针对的就是下一任天子。”

    “这是明晃晃告诉哲宗,斩草除根啊!”

    吕雉的薄唇抿成一条线。

    “而且这个皇帝还很能活。”

    “说不得是另一个李隆基。”

    摸着细心保养的黑须,刘邦眼睛微眯。

    “又一个李隆基?不像。”

    “看这意思……倒是像第二個胡亥!”

    吕雉惊得双目圆睁。

    “亡国?!”

    刘邦看着天幕不说话。

    只是神色带着几分凝重。

    说是第二个胡亥,但他觉得这个皇帝造成的后果可能比胡亥还重要。

    实在天幕过于针对这个即位皇帝了。

    “你们啊……总能让乃公大吃一惊……”

    ……

    炎汉·光武帝时期

    “阿父,你说这皇帝是做了什么事?”

    刘庄起了好奇。

    这针对性未免太强了!

    从神宗到哲宗,这就差指名道姓了!

    “难道是又变法了?然后像王莽一样弄的天下大乱?”

    刘秀捻着须尾想了想。

    就宋朝皇帝这代代不消停的模样。

    还真不好说!

    ……

    季汉。

    三雄对视一眼。

    “孟德,你怎么看?”

    刘备先发制人。

    曹操眼角一抬,朗声道:

    “他若不是蠢货,只需萧规曹随就能稳定宋朝,所以其中必有蹊跷!”

    “仲谋,你怎么看?”

    孙权斜睨着曹操,冷笑道:

    “我与曹兄意见相符。”

    ……

    大唐。

    李世民端正身子,双手搭在两侧的软枕上。

    对身旁的长孙皇后道:

    “观音婢,我看这大宋要来个不下隋炀帝与李隆基的人物了。”

    长孙皇后惊叹道:

    “不知这皇帝究竟是干了什么。”

    “这可真是叫遭了天怒了。”

    李世民嘴上不说,心里好奇的紧。

    什么样的离谱皇帝没见过?

    但最离谱的杨广与李隆基也没这种提前扼杀的待遇。

    无非就是天下大乱后亡国。

    还能如何?

    ……

    大宋·徽宗时期

    文德殿里一片压抑。

    赵佶目含怒火,倚着龙椅一言不发。

    殿内大臣同样心中纳闷。

    这满朝上下没一个蠢人。

    看到那道奖励顿时明白这就是在针对现今的官家。

    但问题是……官家荒唐是荒唐了些。

    可也不至于如此针对!

    莫不是未来发生了什么?

    辽国西夏已平,金国俯首称臣。

    外族已无大患,唯有国内这叛乱起伏不定。

    但也都平定了。

    还能有什么大乱?

    ……

    天幕上。

    皇城各宫门已撤去了大红宫灯,全部换上了贴有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的白纱灯。

    垂拱殿内灯火如炬。

    一脸哀戚的妇人坐在龙椅旁边的煖凳上。

    一言不发的看着台下站着的群臣。

    群臣束手而立,默默垂泪。

    哭了好一阵,妇人止住了哭声,开口道:

    “各位阁老大臣,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也无遗诏。”

    “古云:国不可一日无君。”

    “现在需要立即在神宗诸皇子中择贤继立,以慰安中外。”

    “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

    群臣看向章惇。

    章惇拭去眼角泪水,走出班列。

    大声道:

    “简王赵似为大行皇帝胞弟,深得重用。”

    “依礼律论,当立简王赵似……”

    “礼律?哪的礼律?”

    太后打断了他的话,厉声道:

    “本宫身为神宗皇帝皇后、当今太后。”

    “老身无子,其他诸子皆为庶出!”

    “自古庶出无高低之分,怎能说简王就比其他诸王优先!”

    话一出口,殿内陷入无声寂静。

    章惇沉默一瞬,继续道:

    “既无法区分嫡庶,就以长幼来论,按论应是申王赵佖继承大统。”

    “然申王有目疾无法理政,臣愚钝。”

    “请太后圣裁。”

    太后站起身,望着着章惇好一会儿。

    斩钉截铁道:

    “依本宫看,应立端王赵佶为帝!”

    “况且先帝曾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一听这话,章惇浑身一僵,猛得抬头亢声道:

    “太后!庙堂内外皆知!”

    “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放肆!”

    章惇话还未说完,一直默不作声的曾布突然大声喝道:

    “章惇!你身为臣子,如何敢出言忤逆皇太后?不知居心何在!”

    说着,曾布就站出班列,跪倒在太后面前,继续道:

    “章惇并不曾与众商量,臣以为太后圣谕极为允当。”

    “一切听太后处置!”

    另一名大臣蔡卞亦跪倒在地:

    “我等谨遵太后圣旨。”

    曾布这么一跪,其他诸臣也都纷纷跪地。

    齐声山呼万岁!

    章惇一看,大势已去。

    不再争执,跪地听命。

    太后喜上眉梢,大声道:

    “快去文德殿请五王,命端王即位,诸王观礼!”

    片刻后。

    一名小侍人慌慌张张的自后门而进。

    跪在太后脚下颤声道:

    “回…回禀太后……诸王已至……”

    “唯……端王…端王请假出去了……”

    太后惊得眼睛大睁。

    底下的章惇缓缓闭上双眼。

    太后瞥了一眼殿下众臣。

    群臣俯首不语。

    “召端王赵佶即刻入宫!”

    ……

    【宋哲宗病危且没有子嗣。】

    【而神宗共有十四子,健在的五子依次是申王赵佖、端王赵佶、莘王赵俣、简王赵似、睦王赵偲。】

    【五王成为嗣君人选。】

    【宰相章惇主张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其次当立年岁最长的申王赵佖。】

    【向太后认为赵似年幼,赵佖眼瞎,主张立瑞王赵佶。】

    【章惇认为赵佶轻佻,不适合当皇帝。】

    【曾布喝止章惇,支持向太后,向太后也强调先帝遗言就是让端王即位。】

    【公元1100年正月十二日,端王赵佶继位,他就是宋徽宗】

    ……

    {章惇:一句话,教你进入《奸臣传》!}

    {因为章惇是奸臣,所以赵佶是明君。古人价值观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两千年帝制中,赵佶是能够跟胡亥杨广等人争夺昏君第一宝座的强而有劲选手!}

    {不管其余人第几,这位绝不会掉出前三!}

    {就影响性,他跟胡亥杨广无差。就恶劣性,他压杨广一头,跟开创大一统第一位昏君的胡亥持平。}

    {但综合而来,还是宋徽宗“破坏性”大,毕竟胡亥还能有点锅让赵高分担,这位可是大权在握啊!}

    {我选他为昏君宝座第一名!他实至名归!}

    {向太后啊!你瞎啊!你听听章惇的心声吧!}

    ……

    大宋。

    沉默……

    无尽的沉默。

    赵匡胤觉得眼前发黑。

    脚下一软跌坐在地上。

    一旁趴着的赵匡义也在装死。

    力压杨广?胡亥?!

    “诏太医来。”

    慢慢缓过劲儿来。

    赵匡胤哑着嗓子道。

    “让他们把救急的药都备好。”

    ……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想不通,向太后怎么就这么中意端王。

    “她看中他什么了?”

    朱棣摇晃着躺椅,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扇子。

    “赵佶生母早死,选择他没有人与自己争夺后宫权力。”

    “并且外戚没有深厚背景,皇子不受外戚的影响。”

    “同时,他是由向向太后抚养成人的,有一定的母子感情。”

    朱棣微微坐直身体,将身旁放凉的茶水一饮而尽,又躺回去。

    “她也不知道未来赵佶是那般模样。”

    “向太后对朝政大事不感兴趣。”

    “垂帘听政的那七个月一道朝政策令都没下,一直是在处理后宫事务。”

    “而赵佶这人……初期也的确……”

    “有几分贤君之像……就是他变得比唐玄宗快多了。”

    “只能说不管是理法还是人情,那是向太后选赵佶都是最佳选择。”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